“收到安财哥哥姐姐寄来的书和信,我好像看到了山外面的世界!”近日,云南曲靖乡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在给安徽财经大学志愿者的回信中这样写道。这份跨越千里的温暖,源自该校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财政学专业学生袁雨欣带领绿次方公益社开展的系列助学公益行动——从搭建“乡村图书角”输送知识养分,到发起“你好,绿信封”传递情感关怀,安财学子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编织起“精神摇篮”,让爱心与希望在山川之间流动。
作为安徽财经大学绿次方公益社会长,袁雨欣始终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需求。在她看来,“公益不是简单的物资输送,更要为孩子们搭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既能读到好书,也能感受到远方的牵挂”。基于这一理念,她牵头策划了“乡村图书角”项目,率先在校园内发起图书募捐倡议,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设点等方式,号召师生捐赠适合乡村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
为确保图书质量,袁雨欣带领团队对募集到的书籍进行逐一筛选,优先保留绘本、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类别,剔除内容陈旧、不符合儿童认知的书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团队累计募集图书2000余册,涵盖“自然探索”“成长励志”“传统文化”等多个主题。这些书籍被打包成12个“图书礼包”,由袁雨欣对接云南曲靖当地公益组织,精准送达乡村学校,为孩子们搭建起“流动的知识宝库”。
为了让书籍“活”起来,袁雨欣还组织志愿者定期与云南乡村儿童开展线上读书分享会。志愿者们通过视频连线,带领孩子们品读《小王子》中的纯真故事,讲解《昆虫记》里的自然奥秘,用声音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每次分享会,孩子们都会追着问‘哥哥,城市里真的有高楼吗?’‘姐姐,你见过真正的大象吗?’”参与分享的志愿者回忆道,这些充满好奇的提问,更坚定了大家做好助学公益的决心。
在“乡村图书角”项目推进过程中,袁雨欣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缺乏情感陪伴,内心有着强烈的倾诉需求。为此,她创新发起“你好,绿信封”——争做山川间的信使活动,面向全校征集志愿者,为云南曲靖乡村留守儿童手写书信。
活动发起后,校园内迅速掀起“写信热潮”。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信封和信纸,有的在信中分享自己的大学日常,告诉孩子们“努力读书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有的手绘卡通插画,用可爱的图案传递温暖;还有的附上自己家乡的风景照片,邀请孩子们“长大后到安徽做客”。袁雨欣作为活动统筹者,不仅负责志愿者招募与培训,还会对书信内容进行审核,确保每一封信都充满正能量,“我们希望每一封绿信封,都能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小太阳’,让他们感受到被牵挂的幸福”。
首批150封“绿信封”与“乡村图书角”的书籍同步送达云南曲靖,孩子们收到信后,纷纷提笔回信。“安财的姐姐,我长大了也想考大学,像你一样帮助别人”“谢谢哥哥的信,我会好好读书,以后去看黄山”……这些稚嫩的文字,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期待,也让安财学子的爱心有了“回响”。目前,“你好,绿信封”活动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每月都会有新一批志愿者加入,绿信封在安徽与云南之间不断传递,成为连接两地青年与儿童的“情感纽带”。
从2000余册图书的精准输送,到150封书信的温暖传递,袁雨欣带领团队用爱心搭建起跨越千里的“公益桥梁”。她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乡村图书角”与“你好,绿信封”项目,计划联合更多高校社团参与,让更多乡村儿童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关怀。“每一本书、每一封信,都是我们送给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希望这份爱心能陪伴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知道,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人在为他们加油。”袁雨欣说。
安徽财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袁雨欣带领团队开展的助学公益行动,不仅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