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安徽农业大学“磨店启智,‘育’见于湾支教团”深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磨店街道于湾社居委,开展主题为“教育扶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教实践活动。该团队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核心指引,聚焦动员青年学生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增长本领、贡献力量。依托此项目,支教团选定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于湾社区作为实践基地,旨在通过精准化、多样化的教学服务,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为支教团与社区孩子合照。王一阳 摄
精准助学:夯实学业根基
支教团于8月4日清晨抵达于湾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开展支教活动。经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支教对象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数学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支教团成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暑期作业进行了细致的分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支教团成员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学习和互动式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最让人惊喜的是三年级的,平时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今天却把一道应用题用三种方法解了出来,还主动给其他同学讲解。这种学习态度的转变,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图为志愿者辅导作业。王一阳 摄
农科探秘:解锁田野智慧
支教团精心打造了一扇认识现代农业的“窗口”—农业知识科普课。课程设计层次分明,内容涵盖广泛:从“什么是农业”的基础概念切入,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粮食作物大发现”之旅;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等“新农业科技趣闻”,引发阵阵惊叹;在“蔬菜水果的秘密”环节,志愿者结合日常蔬菜水果,讲解了其生长周期、营养价值等知识。课程的高潮部分是志愿者讲解“蚕的一生”,志愿者详细地讲解了蚕从孵化到成虫的整个蜕变过程,让孩子们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
图为志愿者讲解蚕的一生。王一阳 摄
童心筑梦:厚植家国情怀
下午的课程以“童心向国,逐梦前行”为主题,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结构清晰,分为三个紧密衔接的环节。在“爱国精神的内涵”部分,志愿者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解读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爱国行为的实践”环节则注重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爱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体现在日常点滴之中:认真学习是爱国,尊敬老师同学是爱国,参加升旗仪式是爱国,传承传统文化亦是爱国。最后的“爱国情感的培养”环节,志愿者介绍了一些爱国书籍和爱国电影,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或观看,鼓励学生多参加爱国活动,让爱国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扎根。最后志愿者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的爱国英雄,孩子们纷纷举手,课堂氛围庄重而热烈,孩子们的言语中透露着对祖国朴素而真挚的热爱。
图为志愿者讲解阅读爱国书籍。王一阳 摄
国学课堂:诗意润童心
国学课上,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唐诗三百首》专题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PPT展示,孩子们了解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生平故事,加深了孩子们对诗人以及对历史的认识,以便孩子们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想表达的意思。在经典诗歌赏析环节,《静夜思》的乡愁、《登黄鹤楼》的壮阔,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令人惊喜的是,一个孩子自告奋勇背诵了整首《静夜思》,稚嫩的童声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有关诗词的精美视频。《将进酒》的配音动画气势磅礴,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李白诗歌的豪迈;童声吟唱版的《水调歌头》婉转动听,不少孩子跟着轻声哼唱。这些精心挑选的视听素材,既是对国学课的延伸,也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讲解李白和杜甫生平。王一阳 摄
趣味英语:语言活学活用
支教团发挥专业优势,让英语课堂变身“语言游乐场”。志愿者设计了三个特色环节:在“身边的英语”中,孩子们认识了pencil、book、light等教室物品的英文表达,旨在让孩子们都能将目之所及处的物品用英语表达出来;“动起来的英语”环节,stand up、sit down等动作指令让课堂活力四射,会写单词的孩子还上台进行了默写展示,收获了不少掌声;最后的“情境英语”教会了孩子们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等日常用语,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通过这种“看听说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支教团希望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图为志愿者教学“身边的英语”。王一阳 摄
安徽农业大学“磨店启智,‘育’见于湾支教团”此次于湾社区之行,通过学业辅导、农业科普、爱国教育、国学课堂、趣味英语等板块的有机组合与扎实推进,不仅为当地孩子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良好风貌。支教团的努力也得到了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认可:支教团每天教学工作做的很细致,这段时间孩子们很明显更加愿意学习,他们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很感谢支教团的帮助。有了社区人员的肯定与认可,支教团倍感鼓舞,更坚定了将青春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
(文字来源:肖思哲 王一阳 潘丽)